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乐竞体育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牛斌:工程科学方法论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4-08-19  点击:

undefined

我是2006年来到乐竞(中国)的,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我逐渐对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科学方法论。大学学到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后的创业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我受益匪浅。

从大三开始,我们开始深入学习专业课。就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对力学的理解渐渐加深。我特别感谢当年教我的那些老师,老师们专业、耐心、严格和谆谆教导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三下学期完成的课程设计。那时大家对力学应用理解的并不深刻,而一旦接触实际,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我记得是在实验楼,专门有一间大教室,我们几人一组围着一张桌子,当时系里的老师没有现在这么多,每位老师都得带一组学生。老师们还有其他课要上,他们上完课就过来指导我们。我们白天请教老师,晚上去讨论,做设计。很多问题老师都是引导大家去分析,去解决。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讨论,经常讨论到很晚,宿舍要熄灯了才不得不回去。通过课程设计,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应当如何快速地发现问题,如何去解决。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能体会到系里老师在力学专业的整体课程规划、培养方案、具体实施等方面的良苦用心。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课堂氛围。我记得赵同彬老师讲岩体力学课,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意提问题,大家一块讨论。有一次,赵老师给我们展示一个岩石压缩破坏的力——位移曲线,按连续介质原理除了破坏段都应该是一条光滑曲线,但细看实验曲线是一格一格跳上去的,并且有一段有个曲线突变。当时我很疑惑,就问不应该是连续的吗,它怎么会是这种现象?老师说你觉得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就很好,大家开放式地讨论。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发现它跟仪器的采样频率以及试样内部的裂隙有关。但我们从这里面能获得很多东西,包括共同去思考、去探讨以及深入进去,发现具体原因,其实这就是一个方法论的训练。老师通过每一个细节不断地去想办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训练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样的训练,马志涛老师讲弹性力学,王同旭老师讲塑性力学等课程,我们都同样受益颇深。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是直接描述课本,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应该是这样的,而是引导我们首先感知这个现象它怎么是这样,然后再说原来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进而指导我们应该这么去分析并解决。

不仅是力学老师,学校其他专业的老师水平也都很高。当时教我们数学物理方程的是数学学院徐西祥老师,当时我还是课代表。徐老师讲课不需要PPT,他通过讲故事、说原理的方式,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引导大家从表面看本质,形成对力学现象的深度认知,并教授大家建立分析思维。原本很枯燥的偏数学类课程,被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通过大学专业课的学习,我的思维方式在逐渐转变。临近毕业,希望自己能更深入地提升,于是就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读研。当时去力学所,给我写推荐信的是时任学院副院长的谭云亮教授和系主任王同旭教授。这个推荐信,王老师当时还是手写的,其实也可以打印,最后签个字,但王老师坚持用手写。

在后来创业的历程中,老师们教导的思维方式一直伴随并启发、帮助着我。基于对国内、国际的发展形势以及对未来的判断,我感觉今后的趋势一个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一个是科技成果转化(国内及国际市场+中国技术),于是我们组建成立了泛米科技。

创业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东西和大学所学的知识是相通的。比如我们要去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要不断整合信息,再把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观察现象)。遇到困惑时将困惑拆分或请教他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像当时做课程设计时问老师一样,请教周围的朋友或能力强的人,听听他们的看法,汇总信息后再形成自己的见解(分析问题),最后再把问题解决掉。

在大学,除了老师的孜孜教诲,同学间纯洁的友谊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得大二大三时的新生开学季,我和班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组织其他学院的同学卖一些锅碗瓢盆、衣架暖壶等日用品。这两个同学里有位温洪伟,现在是公司的合伙人。当时和科学院及清华的几个同学打算创业,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他。果然,我一喊他,他就直接从国企辞了工作过来了。

还有个现在与方岱宁院士合作的一位博后师弟高汝鑫,当时我们有一个项目涉及到振动分析的问题,我就在力学校友群里求助,高师弟直接来公司,不仅解决了问题,还给大家讲,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以后碰到这个问题应怎么处理。

当年的大学同学有科研做得好的,有工程领域有造诣的,也有在政府单位工作的,力学校友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政治、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辈出。科大培养的学生有一股劲儿,这个劲儿就是主动学习与吃苦耐劳。

不断地获取信息,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和问题,在提出问题后,再进一步地分析、拆分,然后解决,这套思维方法论非常宝贵。希望师弟师妹们好好珍惜大学时光,既学知识,又学方法;既学做事,更学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牛斌:工程力学专业2006级校友。】

选自《科大故事③》(2021年9月出版)(材料提供:牛斌整理: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