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乐竞体育科大声音正文

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发布时间:2021-06-28  点击: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这首《迁校有感》写于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其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热能动力工程学家,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陈学俊。时年38岁的陈学俊是交大西迁教师中最年轻的教授。在由上海迁至西安之前,他和夫人袁旦庆将自己购置的两间房屋交给了上海市房管部门。他们认为,既然要去西安扎根西北的黄土地,就不要再对房子有所牵挂。自此,陈学俊在西安工作生活了六十余年,直至2017年逝世。

1955年,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将原在上海的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在物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一所高等学府就在渭河之滨平地而起。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其中,像陈学俊一样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西迁人”也有很多,如交通大学原校长、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彭康,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教授,“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院士,我国热力工程学界先驱陈大燮教授等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长期生活在气候湿润、四季宜人的江南地区,且原先工作所处的上海等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也十分优越。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迁往干旱少雨、气候燥热,且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教育经费短缺的西安,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经过“西迁人”的接续奋斗,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相继创建。汉唐古都皇家园林旧址上,向现代化进军的著名学府拔地而起,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66岁高龄西迁而来的沪上名医沈云扉,在西迁事迹的感染下,填了一首《忆江南》:“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西迁人”轻以待己、重以报国的万丈豪情。

西迁的壮举孕育了伟大的“西迁精神”。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十六个字。2017年11月30日,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视察,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听取西迁历史、西迁以来的发展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强调:“交大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勉励广大师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西迁精神”生动地诠释了老一辈“西迁人”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所谓扎根中国大地,就是要立足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的荣光,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光辉一笔。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高等学校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就是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奋斗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宋开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作者刘丽嫒,马克思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