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乐竞体育科大声音正文

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团结奋斗

发布时间:2023-07-03  点击:

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团结奋斗,“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主题教育中,深刻领悟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的客观要求。

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人们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世界永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尽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方能实现质的飞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要求其主体——人必须团结。所以,团结奋斗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看,无产阶级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因此,《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人要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紧密团结的、强大的无产阶级”,同时团结农民共同奋斗,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实现全世界无产者的大联合,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而奋斗。可以说,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品格。

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历史逻辑。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锤炼出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成功秘诀。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克服国内外各种严峻挑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各方共同奋斗的力量,驰而不息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伟业。总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其自身团结奋斗的历史,也是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现实逻辑。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今后全党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上,世情、国情、党情更加复杂,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展开,正如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不少无法绕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西方国家对我国的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加倍团结,更好地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形成“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的局面。可以说,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奋斗是团结的价值指向,明确统一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团结的前提。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团结是成功奋斗的必要条件。新时代要求的团结,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团结,也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还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以及世界人民的大团结。“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团结奋斗的根本领导力量。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党的团结,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领悟“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新时代团结奋斗的主体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激发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统一认识是集体行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团结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凝聚团结奋斗之共识,明确团结奋斗之方向,绘制团结奋斗之蓝图。“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统一战线是新时代团结奋斗的重要法宝,必须继续发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优势,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展大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求得最大“公约数”,以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思政课教师践行团结奋斗精神,就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大好机遇,直面各种挑战,努力构建和充分运用“大思政”格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为办好高质量高等教育做贡献。

(作者孙绪民,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